曾經以愛情文藝片風靡台港、東南亞的林青霞,到了1990年代搖身一變為武俠片天后,轉捩點當然是「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她在片中有反串男性的造型,雖然充滿東洋風,卻顯得帥氣英挺,該片其他女性要角還包括關之琳、李嘉欣、袁潔瑩等,都是外型極出眾的美人,林青霞卻憑著「男裝超俊秀」的特點搶足鋒頭,片子在台灣春節檔賣座領先群雄、北市飆破9000萬大關,讓林青霞再度成為人氣巨星,新片約馬上如雪片般飛來。
198、90年代的台灣,香港電影壓得台灣影片喘不過氣來,但港片絕大多數仍是在港先上映,台灣上映前可以參考在香港推出的成績,再調整宣傳行銷策略。然而台港觀眾的口味並不完全相同,港人喜愛的喜劇片,在台灣威力都會打一點折扣,畢竟喜劇笑點最容易受到文化隔閡的影響,很難各地通吃;台灣觀眾則遠比香港觀眾支持武俠片,從以往邵氏的古龍武俠到徐克監製的新派武俠片,大多數在台灣的賣座表現皆比在港突出許多。
「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則是特例,台灣早就排定要在春節賀歲檔推出,香港還沒能擠上春節檔,因此徐克與導演程小東努力趕拍,為的是台灣這邊能如期在春節上映,並不是為了香港的觀眾,當台灣開出超乎預期的票房大紅盤,片商不管香港還沒上映、民眾不一定像台灣這裡一樣喜愛,已經爭相預約林青霞的檔期,「東」片監製徐克自然比其他人更能打動她,續簽了好幾部武俠片,其他提出邀約的影片中,則以同樣改編自金庸小說的「鹿鼎記」最受矚目,因為該片男主角韋小寶已經敲定由無厘頭天王周星馳擔任,香港最具賣座號召力的笑匠與華人影壇屹立不搖的經典美人首度攜手,光想就充滿商業噱頭,票房鐵定再創佳績。
林青霞從影多年,喜劇片當然拍過,可是「玉女」與「女丑」相差十萬八千里,她的喜劇片總有陶大偉、孫越、許不了、方正等人負責耍寶,她不用裝瘋賣傻,但周星馳的喜劇就不一樣,所有演員都可能要「破壞形象」,愈敢扮醜的愈容易搶鏡,林青霞碰上周星馳,是會受影響跟著嘻皮笑臉?還是繼續維持高冷美?觀眾也都很好奇。她自己則是想弄清楚周星馳紅遍華人區的秘訣,最好的方法除了一起合作外,還能有什麼呢?
在「鹿鼎記」原著中,韋小寶的7個老婆年紀最大的是曾為神龍教教主夫人的蘇荃,約莫是28、9歲的輕熟女,林青霞大概比這再多了9歲,電影版固然將所有人物的年齡都往上拉了一些,又出現新的問題,因為蘇荃的戲分其實在7女之中算是較少的,韋小寶喜歡的阿珂、對他最癡心的雙兒、最早認識他的沐劍屏和有虐待狂的建寧公主,分量都更多許多,只是這些女孩的年齡都比蘇荃小了10歲,林青霞可能無法再回去裝可愛。到最後編導一手包的王晶,特別為她設計了「神龍教聖女」的新角色,加重戲分也讓她可以再度亦男亦女登場,延續「東方不敗」的超人氣戲路。
儘管在台灣林青霞早就嘗過連軋好幾部戲的滋味,自從去香港發展後,她就少再一次接太多戲,現在因為東方不敗再度翻紅,邀約應接不暇,又繼續過著軋戲的生活。除了要與周星馳同台的「鹿鼎記」外,徐克監製的「江湖傳說」也敲定她,王家衛亦邀她主演「阿飛正傳」續篇,計畫讓她與梅艷芳首度同片,感覺上這又是她演藝生涯的一次高峰,觀眾都充滿期待。而「鹿鼎記」演員/角色公布後,外界又是驚訝連連:製作公司永盛的當家花旦張敏,不僅沒演任何一位韋夫人,居然是扮演真假太后,過往的版本此角都是中年豔星包辦;王晶力捧的邱淑貞則演了變態卻搶眼的建寧公主;雙兒被改成一對雙胞胎姊妹,分別由袁潔瑩和陳德容扮演;「最美港姐」李嘉欣飾演韋小寶追得最辛苦卻始終對他有偏見的阿珂。7位夫人被濃縮成只有5位,女主角們中張敏、李嘉欣、袁潔瑩都演過「笑傲江湖」系列電影,加上林青霞,以及擔任武術指導的程小東,令「鹿鼎記」有如無厘頭喜趣版的「東方不敗」。
由於「鹿鼎記」的卡司、成本太大,最後拆成上下兩集,林青霞在上集片尾驚鴻一瞥,下集才是她的主戲,周星馳無厘頭表演雖然很搭韋小寶這角色,可惜王晶一貫的黃色、下流笑料,讓片子的格調難以企及金庸原作,金庸雖也用比過去更諧趣幽默的筆法來寫「鹿鼎記」,亦不乏性愛場面的呈現,卻還是讓人感到比王晶的手筆正派、大氣不少。香港直到「東方不敗」紅遍台灣快要5個月以後才在暑假首檔上映,林青霞的演出果然又引起話題,她卻已經忙著趕拍一堆新的武俠片,無法全程餐與宣傳,找上她演武俠片的片商更多,連劉德華的「絕代雙驕」都希望找她合演。她與周星馳合作的片子被改名為「鹿鼎記II神龍教」,台灣排在8月暑假檔,繼「東方不敗」後再創賣座熱潮,北市衝破億元大關,表現讓片商頗為滿意。
周星馳接受訪問時透露,曾經也視林青霞為心目中的玉女偶像,「鹿鼎記II神龍教」沒有讓林青霞過分搞笑,瘋癲、三八的戲分多半落在邱淑貞的建寧公主身上,讓邱淑貞極為搶戲,把更年輕貌美的李嘉欣給狠狠壓住。林青霞碰到這些漂亮美眉,以奇特的「神龍教主」造型、靠超長沖天髮髻鎮住全場,情節更安排她所扮演的聖女將初次給了韋小寶,這場「床戲」不僅是一大噱頭也製造笑料。有趣的是,片中沒有出現韋小寶的母親韋春芳、只有吳君如飾演的韋小寶姊姊韋春花,吳君如曾經演過梁朝偉、劉德華港劇版「鹿鼎記」中的曾柔,是韋小寶7位妻子中對他最信賴、癡情者之一,從昔日的電視台美女花旦成功轉型為搞笑無極限、沒有包袱的女丑。另一位扮演中春藥神尼的馬海倫,則曾是史上第一版「鹿鼎記」電視劇中的蘇荃,同樣和下一版電視劇的吳君如,從韋小寶的妻子變成電影版裡的耍寶角色。
「偷情」在法國是一個廣泛被討論的主題,忠貞雖為美德,但是出軌的男男女女也不致於被批為「道德敗壞」。我在法國圖書館閱覽青少年讀物時,多次翻閱到男女主角偷情的故事內容,讓我相當驚訝!臺灣家長或許會相當驚恐:「社區圖書館怎麼會出現這種童書?」、「兒童出版社怎麼敢印刷這些內容?」、「為什麼劈腿的男女主角最後沒有受到處罰?」等等,但法國人卻不避諱談論這些。
對法國人來說,對於愛情的忠誠與否, 似乎不大影響一般大眾對一個人的整體觀感,法國許多公眾人物(包含現任總統馬克宏)都有「出軌」的紀錄。雖然有損個人名譽,卻也不構成崩毀性的後果。反觀在臺灣,知名人物常常需要為自己的「不負責」,對社會大眾開記者會鞠躬道歉,由此可見兩國風俗民情的差異。
有層次、漸進性的感情:法國人對於愛情的「人性化」定義
法國人對愛情的定義相當「人性化」,他們相信每個個體皆有追求幸福的自由。而愛情也並不是非黑即白,或只有「愛」或「不愛」兩個選擇。他們相信感情是一個有層次、漸進性的主觀過程。

舉例來說,一位法國女孩手中持著一朵花,腦中想著心上人。她一邊摘取花瓣,一邊喃喃地唸著:「他愛我一點點…他愛我…他非常愛我…他為我瘋狂…他不愛我」(“Il m’aime un peu, beaucoup, passionnément, à la folie, pas du tout.”)通常這個遊戲只有「他愛我」與「他不愛我」兩個選項,同樣遊戲的法國版卻有五種可能性!法國人不相信愛情裡有任何的絕對,也因為這樣,他們忠於自己的感受,時常跟著直覺走。
法國人的家庭觀
法國人在感情世界中崇尚自由與感性,但是另一方面卻也十分重視家庭。他們熱衷於大大小小的家庭聚會,並利用各個節日與假日南往北返拜訪親戚,家族連結相當緊密。
註重禮貌及個體性:法國的兒童教育
法國人生活中重視的「自然」、「優雅」與「自由」等元素,從法國孩童的家庭教育就開始實踐。法國家長雖然願意給予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但是在禮貌教育上卻是不會妥協的,因此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法國小朋友比較有禮貌。
另外,法國家長很註重兒女的「個體性」,因此多採取「民主」的家庭管教方式,他們尊重孩子的個人隱私、想法,以及會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但同時也讓他們承擔選擇產生的後果)。
從開胃菜到點心,一應俱全的兒童餐:法國家庭從小的飲食教育
「餐桌禮儀」與「食物品味」的訓練也是法國家庭中的教育重點。法國家庭極重視用餐時間,這絕對不是簡單一個三明治就可以解決的。法國家庭吃飯時不只重視食材的美味、豐富、色彩以及層次,也很重視用餐過程及用餐順序。如果有機會拜訪當地的幼稚園,你會發現連一位五歲小孩的午餐,都會送上四道精心配製的餐點(開胃菜、前菜、主餐、點心),法國兒童從小就受這種訓練,也難怪長大後對美食的標準都很高。

熱愛家人又熱愛自己:既自私又自由的法國人
有一位法國朋友曾經這樣和我描述他眼中的法國家庭:「那是一個多面組合的概念:媽媽不只是媽媽,她也是一位盡責的妻子、一位積極的上班族、一位孝順的女兒…她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她身為獨立個體的一部分而已。而法國家庭的概念即是角色的集合。我們熱愛我們的家人,但是我們也熱愛我們自己。我們既自私又自由。」
以上跟大家分享法國人的愛情和家庭觀,如果你身邊的法國朋友有特別的想法或觀點,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跟我們交流!
延伸閱讀